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鑫恒盈配资
从集体婚礼的“仪式感”到单车接亲的“烟火气”,从宣讲台的“大道理”到红娘口中的“家常话”……近年来,江西省宜春市妇联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实践,用创新举措破解婚俗陋习,让简约适度、文明健康的婚恋新风浸润千家万户
“彩礼多少不重要,真心相待才牢靠;婚礼排场别攀比,幸福日子靠自己……”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乡村集市、社区广场,“赣鄱红色娘子军”宣讲员用接地气的方言、鲜活的案例,将婚事新办的理念唱进群众心里。
成立首支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,聘请农村妇女干部担任“公益红娘”,为农村青年提供免费婚恋服务,宣传引导抵制高价彩礼、豪华婚礼;在广大适龄青年中倡导移风易俗、婚事新办;联动村妇女小组长、“义务红娘”等力量,组建起覆盖市、县、乡、村的四级宣讲网络……近年来,宜春市妇联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实践,用创新举措破除婚俗陋习,让简约适度、文明健康的婚恋新风浸润千家万户。
活动创新:婚俗既有底蕴又显新风
“一拜天地知感恩鑫恒盈配资,二拜高堂谢养育,夫妻对拜共白头……”宜春市袁州区的集体婚礼上,新人身着传统华服行三拜礼,转身又在现代舞台灯光下交换婚戒,传统合卺礼与简约誓词相映成趣。
近年来,袁州区开展“好婆媳互夸”活动,聚焦日常小事,通过分享彼此的付出与包容,用身边人讲身边事,潜移默化中弘扬孝老爱亲、互敬互爱的家风。
在丰城市中国爱情花卉小镇,没有鲜花铺地和豪车列队等“低碳”细节融入“520”集体婚礼。新人代表周莉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:“幸福不在礼金多少,而在两颗心的默契配合。”
宜丰县则把“创新”刻进婚恋全链条:“七夕”集体婚礼连续举办2年,26对新人免费享受婚纱、摄影服务,用简约仪式代替铺张浪费;“锂电人才联谊”“复古桌游相亲”等活动精准对接不同圈层青年,让婚恋回归纯粹。
铜鼓县聚焦青年人才需求,打造系列特色交友品牌,举办520“为爱而来”音乐Party,连续举办三届“爱上铜鼓·情定汤里”相亲交友集体婚礼活动。
在宜春鑫恒盈配资,各地持续搭建多元化相亲交友平台,让健康婚恋观在互动中自然浸润。团市委、市妇联、市总工会联合举办“青春不打烊·爱在星空下”1420明月山小火车露营基地交友活动。
典型示范:“小案例”带动“大转变”
“骑共享电单车接亲,总花费不到千元!”早前,丰城市梅林镇的一场“接地气”婚礼火了。没有豪车车队,新郎饶思强骑着共享电单车去接亲,新娘刘美娟笑着说:“两家离得近,环保又省钱,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简约大气。”
一年后,作为“最美家庭”代表,刘美娟在丰城市集体婚礼现场向32对新人讲述自己的故事。从“自己做”到“带动做”,她的经历成为最生动的“新风教材”。丰城市妇联趁热打铁,接连举办返乡青年鹊桥会、“丰城姨娘说媒”等活动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让群众明白:婚事简办不减爱,幸福全靠双手建。
“比豪车车队热闹,性价比还高!”宜丰县澄塘镇的“大巴车婚礼”同样成为佳话。新郎曾磊用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当迎亲车,伴郎伴娘在车上唱歌互动,一路收获路人挥手祝福。这场没有堵门恶搞、只有欢声笑语的婚礼,引发当地年轻人争相效仿。
多方联动:新风落地有合力
移风易俗不是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“众人拾柴”。
丰城市妇联联合宣传部、民政局等七部门,4年间打造“返乡青年鹊桥会”“黄金谷漂流相亲会”等品牌活动,让“抵制高价彩礼”从口号变成具体实践。
宜丰县所有自然村建立红白理事会,将“拒绝恶俗婚闹”写入村规民约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开展“婚俗新风大家谈”活动,让“简约办婚”成为共识;上高县在婚姻登记处设“家庭辅导角”,为新人讲法规、做辅导,4年间,320余名青年在公益交友活动中找到良缘。
万载县则依托万载古城祠堂建筑群打造千年家风家教实践基地,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家风馆,标准化推进“县、乡、校、村(社区)、小区”五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,创设100个家庭活动场景;深入挖掘17个古祠堂姓氏家风故事,编印《万载家风故事》、创作家风童谣与文艺作品,让家风文化进学校、进景区、进生活场景。
从集体婚礼的“仪式感”到单车接亲的 “烟火气”鑫恒盈配资,从宣讲台的“大道理”到红娘口中的“家常话”,宜春市妇联正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“小切口”,撬动着婚恋观念的更新、家庭文明的培育,让文明新风在细微处扎根生长。
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